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《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——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》主題展覽選登

2025年09月03日07:47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文化抗戰

  文化抗戰

  文化抗戰

  文化抗戰

  文化抗戰
  隨著抗戰文化運動的興起,一大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涌現出來。《放下你的鞭子》是抗日宣傳劇中一出著名的街頭劇,演遍大江南北,激起廣大民眾抗敵救國的熱情。

  擁軍支前

  擁軍支前
  “劉漢興參軍”組照是中國抗戰攝影史上的經典。劉漢興(左三)報名參軍時也就20歲出頭,在一次激戰中,被敵人的流彈打穿了右腿股骨。他咬著牙,忍著疼,艱難地揪著騾子尾巴找回了部隊,后被評為三等甲級傷殘而退伍。回鄉后,他積極參加農業生產,動員三弟、四弟、侄子都參了軍。

  擁軍支前

  擁軍支前

  擁軍支前

  擁軍支前
  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婦女自衛隊。

  擁軍支前

  英勇殺敵
  八路軍第115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。

  英勇殺敵
  新四軍向日、偽軍發起反攻。

  英勇殺敵
  1937年8月13日,淞滬會戰爆發。圖為中國軍隊在上海閘北環形工事內向日軍射擊。

  英勇殺敵
 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,日軍迅速向東南亞推進。為配合美、英、荷在東南亞的戰略防御,應盟軍請求,中國派出遠征軍10余萬兵力入緬參戰。

  血脈相連
  馬來亞(馬來西亞前身)華僑白雪嬌(又名白雪樵)因顧慮家庭阻攔,在給父母留下了一封告別信后,化名“施夏圭”隨南僑機工隊回國。圖為白雪嬌(左下)和馬來亞《光華日報》刊登的白雪嬌家書。

  血脈相連
  香港九龍全體司機捐贈給八路軍的救護車和贈送的錦旗。

  血脈相連
  1938年10月21日,澳門四界救災會回國服務團成立。到1940年6月,回國服務團共派出11個隊到內地進行抗日救亡運動。圖為回國服務團成員合影。

  血脈相連
  為反抗日本殖民者泯滅台灣同胞民族意識的圖謀,台灣省台南人連橫於1918年撰成《台灣通史》。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,連橫把獨子連震東送往大陸。圖為連橫(右二)與家人合影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03日 14 版)

(責編:薄晨棣、馬昌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