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鶴權
2025年09月03日07:45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今年暑期檔上映的動畫電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票房達十幾億元。此前,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。這些影片的成功背后,是國產動畫電影在產業邏輯與文化表達上的突破。
國產動畫電影日漸崛起,離不開“精神內核重構”。早期一些國產動畫電影對傳統文化的運用,停留於符號堆砌,雖有國風元素卻難以引起當代共鳴。如今,更多動畫電影不斷提高“傳統故事現代性轉譯”的能力,讓文化產品更好地映照現代生活。
更深層的突破在於產業邏輯的革新。過去國產動畫電影常陷入“低幼化—低投入—低質量”的循環,而如今的優秀作品構建了“品質取勝—市場認可—更高投入”的正向循環。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4000人的制作團隊中,有30%來自游戲、插畫等領域,他們帶來了既保留水墨意境又充滿科技感的視覺風格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則專門邀請社會學者參與劇本打磨,更好地將現實元素轉化為動畫語言。這種跨領域協作,讓創作不再局限於美術,而是融合了多學科成果。
與此同時,這些作品實現“從塑造形象到塑造價值”的跨越。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在海外上映時,外國觀眾不僅被震撼的視效吸引,更被片中哪吒對抗命運的精神打動。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取材於中國神話小說,以“小人物的尊嚴”為主題,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產生共鳴。更加注重敘事方式的國產動畫電影,更好傳遞了中國人的精神追求。
也應看到,當前國產動畫電影市場,除了哪吒、孫悟空等經典IP,原創世界觀作品的成功案例較少。不過,從“哪吒”到“浪浪山”,國產動畫電影也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坐標——以傳統文化為根,以現實關懷為魂,以產業創新為翼。可以期待,未來國產動畫電影不僅能持續產出爆款,更能構建起獨樹一幟的中國動畫美學,在全球文化版圖中佔據不可替代的位置。
(摘編自《雲南日報》,原題為《國產動畫電影為何能成爆款》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03日 07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