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破解治理赤字 彰顯大國擔當(和音)

2025年09月03日07:45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全球治理倡議五大核心理念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一脈相承,闡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則、方法和路徑,為破解治理赤字,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方向、凝聚力量

  

  在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、治理赤字日益凸顯的當下,聚焦“構建什麼樣的全球治理體系,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”這一時代課題,習近平主席在“上海合作組織+”會議上鄭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議,為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進一步貢獻中國智慧、提出中國方案。全球治理倡議奉行主權平等、遵守國際法治、踐行多邊主義、倡導以人為本、注重行動導向。五大核心理念與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一脈相承,闡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則、方法和路徑,為破解治理赤字,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方向、凝聚力量。

  主權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。中方始終認為,各國無論大小、強弱、貧富,都有權平等參與決策,共享治理成果。少數國家壟斷全球治理的不平等狀況不應也不可能再繼續下去。全球治理倡議的提出基於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國際政治現實,將通過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,推動各國權利平等、機會平等、規則平等,使全球治理體系更多體現和反映大多數國家利益和訴求,進一步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,提升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,擴大全球治理的包容性。

  國際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。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准則,必須毫不動搖加以維護。當前少數國家大搞“雙標”,將“家規”強加於人,嚴重沖擊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。全球治理倡議強調確保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平等統一適用,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性和嚴肅性,體現出中方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系的堅定支持。隻有國際社會共同維護法治精神,才能匯聚起以國際良法促進全球善治的積極力量。

  多邊主義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徑。現行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邊主義。多邊主義踐行得好一點,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會解決得好一點。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,中國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,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。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期間,中方會同各方共同發表專題聲明,呼吁國際社會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,發出捍衛多邊主義的堅定聲音。全球治理倡議強調協調合作,堅持共商共建共享,呼吁各類多邊機制立足自身優勢發揮建設性作用,將推動多邊主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進一步完善全球治理的合作架構。

  以人為本是全球治理的價值取向。全球治理的目的,就是要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,共同建設一個人人享有富足安康的世界。全球治理倡議致力於通過改革完善全球治理,以促進共同發展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獲得感,以更好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安全感,以更好促進不同國家和群體共同利益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大幸福感。這是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、將本國利益寓於全球利益之中的又一生動例証。

  行動導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則。全球治理的活力源於實踐,關鍵重在行動,根本要看成效。既立足當前的緊迫性問題,又著眼今后的長期性挑戰,全球治理倡議將以務實合作積極凝聚共識,打造更多可視成果,推進全球治理取得積極成效,切實造福各國人民。下一步,中方將會同各方積極採取行動,優先考慮在國際金融架構改革、人工智能治理等緊迫性突出、治理赤字較大的領域推動務實合作,並加強溝通,支持聯合國落實《未來契約》,展現出以實際行動化解治理赤字的鮮明取向。

  全球治理倡議是繼全球發展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之后,習近平主席向世界貢獻的又一重要公共產品。四大全球倡議從發展、安全、文明、治理四個維度,為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。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,中國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,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,展現出大國應有的歷史擔當與戰略遠見。

  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完善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中國將同各方加強合作,攜手探尋全球治理改革完善之道,共同開辟和平、安全、繁榮、進步的光明前景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03日 06 版)

(責編:薄晨棣、馬昌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